三櫟

一个人的高尚

已是傍晚时分,夜色悄悄拉开了帷幕,我孤坐在窗前的靠背凳上,一时间百味陈杂,看着窗外稀稀松松的两三个人,我随手拿起桌前的一本借了很久却一直没翻的书,打开第一章,映入眼帘的是标题《画室》,兴趣顿时涌来,良久,沉醉于阅读的同时,又在忧愁着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青年与现今的艺术生之间缺失少某种东西的差异。一时间忆起速写老师曾说过一个问题:大部分的艺术生为什么不能成为艺术家?一方面是与别人与众不同的绘画特点,就是画风;一方面是高于他人的审美情操、与画魂,结合这本书来看,不仅是对于艺术生来讲,更是对于广大学生讲,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是为以后成功之路铺垫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优秀的画者不在少数,但为何还会浮现出象征时代精神的大师呢?我想这不只是时间的磨练与沉积,更是画者本身对艺术崇高的信仰,回归初心。很多人在被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与挤压中丧失了原本最纯粹的自己,开始的他,或者只因感兴趣于绘画,开始的他,或许也曾梦想艺术家的他,但走到最后,步入社会,就如《忽而今夏》所描述的:年轻的时候,清纯柔和美丽如春日滟滟之湖水,然后就开始变,渐渐老练、沧桑、憔悴、狡猾、固执、霸道,相由心生,再标致的少女到了中年,也多数成为另外一个人,这一现象不免让我心惊胆战,到底是什么变成了这样,以至于大多数的人都逃脱不了这一定律……

 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已是在一次自习课上,教室里吵杂的声音伴随着女人的尖叫与嘶喊,我只感觉整个神经扯着的逼迫我扭曲,这时书本上的字符一个个浮现,里面是这样描述的:“我对谁都没这权利,”米开朗基罗不耐烦地回道,“在我把石料运出山之前,圣父是不会允许我继续雕刻的。用我的钱去修路吧。等羊毛公会送现金过来的时候,再还给我。”现实中与曾经的现实中交相呼应,是我整个大脑不受控制再一次浮现了之前‘人为什么会趋向一个变化的定律’而思考答案,原来是在于思想,现今的大学生已经不知道他们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信仰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那么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价值观就无法在他们心中扎根,这也让我逐渐明白的是象征一个时代的大师只存在于过去,而现在有思想力的人几乎不存在于年轻人身上。我们是时候该清醒着,审视周围的环境,看看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消遣什么,通过阅读我们将会收获满满的幸福感;看向有灵魂的人,我们也将会被激励前行。

 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评论